中藥過敏防治

中藥過敏反應及其防範

自從中醫藥在香港獲得政府規管之後,中醫藥療法在香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市民因各種病症不時都會尋求中醫藥治療。究竟中醫藥有沒有藥物過敏的理論呢?什麼類型的中草藥會較容易導致過敏?如病人出現過敏症狀應如何處理呢?本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中醫用藥通常根據辨證原則,在合理配伍用藥的前提下使用中藥是比較安全的。但臨床上,中藥及其製劑引發的過敏反應也時有發生,有時還會引致比較嚴重的後果,因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過敏體質,是導致中藥過敏反應的主要因素,對食物有過敏史,或西藥有過敏史的患者也容易有中藥過敏。對於注射劑導致的過敏反應,有時與藥物受污染,或與注射劑的有效藥物成分的提取純度等因素有關。

中藥過敏反應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所出現的過敏症狀與過敏的嚴重程度有關。一般表現為藥疹,如皮膚紅疹、瘙癢等;有的則表現有全身各系統或內臟器官的損害;有的出現口舌發麻、發硬、渾身汗出、四肢冰冷、視物重影;或表現為胸悶、心慌,喘促,或出現周身發熱、大汗等;有的則出現胃不適、腹絞痛、噁心嘔吐、頭昏、四肢乏力等;也有的會誘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發熱及過敏性脈管炎及血細胞減少等;嚴重者,可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

導致中藥過敏反應幾乎涉及所有的藥物劑型,如注射劑、片劑、合劑、湯劑及外用飲片、散劑、膠囊、流浸膏劑、油劑、沖劑等。不同的給藥途徑也都有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如靜脈給藥、肌肉注射,口服給藥與外用、中藥熏洗等。

在中藥過敏反應與藥物劑型的研究表明:靜脈注射劑易引起藥物過敏,常見的藥物有雙黃連、清開靈、魚腥草注射液、蝮蛇抗酸莓等。

在口服藥物中,昆蟲類藥物,如蜈蚣、白僵蠶、地龍、水蛭等容易發生過敏;一些有毒中藥,如雷公藤、川烏、草烏等也容易發生過敏;番瀉葉、辛夷、三豆根等時有發生過敏。而一些溫和的藥物,如紅參、熟地黃、三七等也偶有發生過敏反應。

外用中藥,如三棱、乳香、沒藥、鴉膽子、蒼耳子、枯礬等,用於三伏灸含有白芥子的外用配方也偶有發生局部皮膚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的有效預防

1.提高人們對中藥過敏反應的認識和重視。凡有過敏體質或有食物、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更應重視。對於有過中藥過敏史者,一般要避免再次使用同一中藥。

2.由於中藥針劑發生過敏的機會大於口服,就中藥劑型與給藥途徑來說,能口服就儘量不必作注射給藥。因此要儘量少用針劑。患者勿自行使用藥物。

3.個別中藥過敏與藥物保存不當,發生黴變有關,因此應該做好中藥保存,不服發黴變質的中藥。

4.注意用藥後病人的反應,在服用中成藥時一旦發生過敏,應立即停藥,並採取合理的治療方式,包括入院治療。

5.臨床所見,使用單味藥物導致過敏的機會要大於複方,主要是藥物的合理配伍有可能降低過敏發生的機會。

6.動物、昆蟲類中藥導致的過敏機會也高於草本藥物。因此,勿隨便自行使用這類藥物。

7.對於小兒、老人、孕婦、乳母,用藥更應慎重。這些人對藥物的敏感性與一般成人不同。孕婦或乳母如果對藥物過敏還會影響到胎兒或乳兒。

8.過敏反應常常不發生在首次用藥時,只有當機體內的抗體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才引起過敏反應。對於已致敏的病人,再次使用此藥,可使過敏症狀加重。見一旦發生過敏反應症狀應立即停藥,切不可再用。有些醫生為了證實病人是否對某種藥物過敏而再次給藥,這種做法容易導致更嚴重的過敏反應發生,應該制止。

湯水食療

現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出汗較多。飲食中要多增加一些蔬菜清湯,如白菜豆腐湯、菠菜雞蛋湯、冬瓜蝦皮湯等。有時天氣炎熱,食欲不佳,適當喝稀薄的米湯可促進食欲。

綠豆薏米薄荷湯

材料:綠豆90克、生薏苡仁30克、鮮薄荷葉9克(乾品3克),冰糖40克。

製作:將生薏米、緑豆洗淨,浸泡2小時以上;將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後,轉小火再煮至綠豆、薏米熟爛,放入冰糖及薄荷葉再煮沸便成。待溫後即可服用,亦可早晚分服。每日1~2次。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解毒、消暑止渴、通利小便。

應用:適用於暑熱煩渴、喉乾腫痛、中暑嘔吐、肺熱咳嗽、痰多色黃、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冬瓜海帶薏米湯

組成:冬瓜600克、海帶120克、生薏米30克、生薑、香油及鹽少許。

製作:先將冬瓜洗淨切成小塊,浸發海帶洗淨切成方塊,生薏米浸泡1小時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改文火煮30分鐘,加入少許香油及鹽調味即成。早晚佐餐溫熱食用,每天1次。

功效:消暑散熱、生津止渴、益脾胃、利二便。

應用:適用於口渴、尿黃、食少納差、口乾舌燥等。

冬瓜海帶排骨

材料:排骨500克、冬瓜500克、海帶25克、綠豆20克、鮮荷葉2塊、無花果2粒、薑、鹽少許。

製作:將排骨洗淨後切成大塊,汆水備用。把冬瓜洗淨後去籽,連皮切成大塊,海帶浸泡後洗淨,切成大塊。把所用材料全部放入煲中,加適量清水。待水再燒開後,用小火炆煮45分鐘即可調味。

功效:清熱化濕,益氣健脾。

應用:一般人士均可食用。


以上資料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詳情請咨詢註冊中醫師。如有疑問或進一步咨詢,可聯繫循證中醫診所,電話:3543 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