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鼓勵冬天適當進食蘿蔔?
民間有云:“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為什麼要在寒冷的冬季吃蘿蔔呢?中醫強調四季養生,天人合一,這也與民間“不時不食”的觀點不謀而合。冬季天寒地凍,人們會相應增加進食高熱量或性質溫熱的食物,以抵禦寒冷的天氣,例如打火鍋、吃羊肉、燉補品等等;而氣溫下降也會使人體皮膚腠理處於收縮狀態,以減少散熱,保證體內血液的供應;再加上冬主收藏,人體陽氣也隨之向裡向內積聚,體內陽氣相對亢盛;以上種種因素,會導致體內產生內熱,而且多食高熱量食物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氣機鬱滯。然而,蘿蔔性質甘涼清潤,具有下氣、消穀和中、去邪熱氣的功效,既能消散內熱,又能消積導滯,下氣寬中,正好能緩解冬季“陽氣在裡,胃中煩熱”引起的不適,為時令養生之佳品。
但是如素有胃疾,腹脹,胃痛、便溏者多為脾胃虛寒者,一般不宜食用蘿蔔。
材料:羊肉或雞肉半斤~1斤,洋蔥1個,大蔥1根,白蘿蔔半個~1個,香菜、食鹽、胡椒粉適量調味。
以上資料供參考,如有就診諮詢,可聯繫香港循證中醫診所。電話:3543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