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中醫治療

肺結核病的中醫藥療法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襲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傅染病。随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肺結核的防治有了顯著的改善,但中國仍是全球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耐藥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

根據數字顯示,香港2014年呈報的結核病個案接近五千宗,即每十萬人有66人染病,接近歷史低位。這得益於香港衛生署多年來一直堅持採用「全監督治療」的方法,監督病人服用抗結核藥物和提供支援。該方法能有效降低香港結核病的發病率,減低耐藥性結核菌產生的機會。

結核病人接觸史是肺結核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吸煙、過量飲酒、家庭經濟承擔重、生活事件總刺激量多、以及生活消極負面等也是肺結核發病的危險因素。而接種卡介苗以及保持好的心理状態有助於預防肺結核。

腎病患者由於疾病影響以及某些藥物的使用,可導致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如腎移植術後使用免疫抑制劑併發結核感染增多,原發腎病綜合症及慢性腎小球腎炎丶狼瘡性腎炎患者,由於病情需要,常常需要應用一種或多種免疫抑制劑。大量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損害,增加了對結核的易感性,或使體内潛伏狀態的結核病灶再燃。

目前西醫採取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使用殺滅結核菌治療原則。中醫認為肺癆發病機制多為正氣虛弱和癆蟲感染,臨床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及身體逐漸消瘦為主要臨床特徵。病理性質主要在陰虛。根據中醫辨證通常有肺陰虧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等證型。

中醫治療肺結核還根據患者處於不同的時期,如患病初期,多為素體健壯者,正氣盛,尚未損其氣血陰陽,,或病變穩定,臨床無明顯症狀。這種情況下通常取治「本」的治則,採用補肺益氣:黃芪、黃精、百合、白及、黨參、枸杞子、五味子等。對於體質虚弱或精氣耗損以致腎陰虧虛,日久耗傷精液,灼損肺陰,形成陰虛肺癆病。症見乾咳少痰、咯血、午後潮熱、骨蒸盜汗。脈象細,舌光少苔。治宜養陰清肺、滋陰益腎,方用沙參麥冬湯加减。常用藥物有南沙參、北沙參、玉竹、白及、炙百部、天冬、麥冬、五味子、地骨皮等。

對於氣陰兩虚型,因氣血虚弱或受寒邪侵,耗傷肺氣,以致日久氣陰虧損、肺虚耗氣、慮火傷津,形成氣陰兩虚肺癆病。症見乾咳少痰或稀白痰、氣短、口燥咽乾、午後潮熱、體倦乏力,則以氣陰雙補的方法治療。

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扶正補虛中藥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如黄芪、靈芝、人參、黨參、五加皮等。補血藥如紫河車、阿膠、熟地黃、當歸、雞血藤、淫羊藿等。補氣助陽藥如黃芪、黨參、白術、枸杞、鎖陽、補骨脂等可促進骨髓造血。補氣藥人參、五加皮、雞血藤可增加白細胞,補肝益腎藥山茱萸、肉蓯蓉、地黄、枸杞子等可升血小板

等。但臨床上使用扶正補虚中藥,必須根據中醫理論審明陰陽所偏,才能起到調節臟腑功能恢復虚證的作用,若不辨陰陽,濫投補劑,其作用也會適得其反。

在臨床中還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注意營養、適當休息、合理運動等;如患者以西醫為主治療,則可配合中藥以改善症状或减少治療出現的毒、副反應,如粒細胞减少、厭食納差、末梢神經炎、肝損害等。


冬天湯水介紹

蓮藕排骨湯

材料:

蓮藕1(500-7509)、生薑1塊、小蔥3根、花椒粒1小匙、鹽、胡椒粉少許、黃酒10毫升。

製法:

1.將蓮藕洗淨,切成不規則塊狀;蔥剪成蔥花備用。

2. 鍋内加水,將半塊生薑拍碎、花椒粒放入鍋內,排骨剁中等大小,加入黃酒煮至血腥浮沫溢出,撈出排骨用溫水沖淨備用。

3.於湯煲中加適量水,放入剩餘的薑片、排骨、蓮藕、大火煮滾後將浮沫撇清,轉小火加蓋慢煮45分鐘至1小時,加少許鹽、胡椒粉,蔥花即可。

應用:

蓮藕能清熱除煩,具有補脾養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或陰虛便秘者。


蘿蔔鯽魚湯

材料:

活鯽魚2(500)、白蘿蔔500-750克、黃酒15毫升、鹽、胡椒粉、蔥、薑、油適量。

製法:

1.将鯽魚去鳞、挖鰓、剔除内臟,洗淨備用;白蘿蔔洗淨削皮,切成約5釐米長的粗絲;蔥洗淨剪成蔥花,薑拍鬆備用。

2.備製油鍋,投入薑,放入魚煎至兩面略黃,加水約1000毫升及黃酒。蘿蔔絲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放入鍋中,大火保持沸騰7分鐘左右,待湯汁燒至乳白色,放入鹽、薑,撒上胡椒粉及蔥花,湯成可食。

應用:

本品滋補清潤,用於體質虛弱者,氧血不足者,又見有咽乾、口乾、便秘者特別適合。胃脹腹瀉者暫時不宜。

桂圓銀耳蓮子湯

材料:

銀耳15克、蓮子30克、桂圓肉20克、冰糖適量。

製法:

1.將蓮子沖淨後浸泡3小時左右、銀耳泡發2小時左右、桂圓肉浸泡5分鐘,所有材料洗淨備用。注意桂圓肉不可浸泡時間過長,否則,桂圓的香味會減弱。

2.銀耳泡發開後,沖洗掉雜質,撕成小片。

3将銀耳、蓮子、桂圓肉一起倒入煲内,加水適量,煮開後加入冰糖適量,轉小火繼續燉煮45分鐘左右。

應用:

桂圓補血安神、蓮子養心安神、銀耳潤肺滋陰。適合勞心費神、倦怠乏力、心煩難眠者飲用。糖尿病患者不宜。


以上資料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詳情請咨詢註冊中醫師。如有疑問或進一步咨詢,可聯繫循證中醫診所,電話:3543 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