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調理慢性腎衰 中醫藥成效佳

浸大臨床研究個案分享會。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何玉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 (實習記者 何玉瑩) 浸大中醫藥學院昨日公佈一項有關以中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研究,臨床部高級講師徐大基表示,把患者歸納為不同的中醫證型,對症下藥,發現以中醫調理的成效顯著,用藥一年的有效穩定率逾8成。

是次回顧性臨床研究分析了162宗從2008年5月12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間到浸大中醫診所就診的病例,病程由3個月至26年不等。所納入臨床驗證的病人都符合慢性衰竭的診斷標準,男女人數分別為90和72,年齡介乎18歲至86歲,他們並未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西醫治療,屬於慢性衰竭1期至3期患者群。

徐大基指出,慢性腎衰竭主要是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所造成,健脾補腎、益氣養血和化濕降濁是主要的治療方針。徐大基強調,中醫屬於延緩進展治療,主要功效是避免身體產生過多的毒素及穩定腎功能組織。

病人李先生某天出現身體腫脹的情況,體重比平時急增30磅至40磅,深夜求醫發現患有早期腎病,需要抽取腎組織化驗,然而他本身血小板功能受損,若強行做手術會有流血不止的風險,故採用中醫的方法慢慢調理,他服中藥三個月後水腫消退,六個月後病情大有好轉。

用藥半年 肌酐酸指數降兩成

另一名分享者說他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腎病,西醫方面斷定江小朋友只有一年至兩年壽命,只能洗血或換腎延續壽命,江先生不肯冒此風險,經朋友介紹後開始嘗試中醫治療。服藥半年後,兒子體內的肌酐酸指數從690下降約兩成,現時從每兩星期複診變作10星期才需要複診一次,病情漸趨穩定。

徐大基認為,若市民發現腎功能出現問題,應及早求醫,這樣才能增加以中醫調養根治的功效,不至於病情惡化至需要立刻做高風險手術。

他又提醒市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有助預防腎病,市民應避免過度勞累、熬夜,少食鹽分高的食物,以減輕腎功能負擔。他指出土茯苓、北芪、黨參、淮山等中藥材均有助防治腎病。

注:本文轉載於文匯報(2017年06月07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6/07/HK1706070031.htm

http://pdf.wenweipo.com/2017/06/07/a10-0607.pdf

診所設有Facebook網頁,不定期上載中醫藥健康資訊,如方便也可登錄閱讀 :DrXuD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