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水腫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身性因素
心源性水腫
原因:由各種心臟疾病導致的心功能不全引起。當心臟不能有效地將血液泵出時,血液會在靜脈系統中淤積,導致靜脈壓升高,液體從毛細血管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下肢。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水腫,伴有胸腹水。常伴有心臟病的其他表現,如心悸、氣促、乏力等。
腎源性水腫
原因:主要由各種腎臟疾病引起,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腎臟功能受損導致水鈉瀦留,以及大量蛋白質從尿液中丟失,引起低蛋白血症,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首先出現在眼瞼、面部等組織疏鬆部位,晨起時明顯,逐漸蔓延至全身。常伴有尿改變,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肝源性水腫
原因:常見於各種肝硬化、重型肝炎等肝臟疾病。肝臟合成蛋白質的功能減退,導致低蛋白血症,同時肝臟對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滅活減少,引起水鈉瀦留,從而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常先出現在踝部,逐漸向上蔓延,但頭面部及上肢一般無水腫。常伴有肝功能異常的表現,如黃疸、腹水、肝脾腫大等。
營養不良性水腫
原因:由於長期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導致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腫。
特點: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患者常有消瘦、體重減輕、貧血等營養不良的表現。
內分泌性水腫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導致粘多糖在組織間隙沉積,同時可伴有水鈉瀦留,引起水腫。特點為非凹陷性水腫,又稱粘液性水腫,常出現在面部、手部及下肢。患者常有怕冷、乏力、嗜睡、記憶力減退等表現。
庫欣綜合徵:由於皮質醇分泌過多,導致水鈥瀦留和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引起水腫。水腫一般較輕,常見於面部及下肢。患者常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等表現。
二、局部性因素
靜脈迴流受阻
原因:如肢體靜脈血栓形成、靜脈瓣功能不全等,導致靜脈血液迴流受阻,靜脈壓升高,液體從毛細血管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多局限於受累肢體,一般為單側。可伴有肢體疼痛、皮膚顏色改變等表現。
淋巴迴流受阻
原因:如絲蟲病、腫瘤壓迫等導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迴流受阻,組織間隙蛋白質積聚,引起水腫。
特點:水腫多為單側,從肢體遠端向近端蔓延,皮膚增厚、粗糙,可伴有象皮腫。
局部炎症
原因:局部炎症反應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局限於炎症部位,伴有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
過敏反應
原因:過敏物質如花粉、食物、藥物等引起的過敏反應,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水腫。
特點:水腫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常突然發生,伴有瘙癢、皮疹等過敏表現。
資料供參考,有疑問可咨詢註冊中醫師,或聯繫循證中醫診所,電話:3543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