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有無通治方?

中醫藥強調辨證治療,但不等於所有病人都沒有任何共同之處。根據中醫辨病的原則,凡是疫病,都具有熱毒的特點,因此通用方通常有清熱解毒的成分,再參考辨證原則,分為幾種類型,定出幾張針對不同證型的通用方,適合于大規模的中醫防疫抗疫措施。

面對任何一個突發而來的疫病,尋找和控制源頭十分重要,而源頭一定要從社區開始。新發疫病的救治,猝然難以找到或開發出特效藥物,而中醫則可通過四診合參迅確定疫病的的共性規律,找出核心病機,定出共性方子即通用方,第一時間就可投放在社區內用藥,也可預防,意義重大。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教授在中醫抗疫之初制定出抗疫中藥通治方。就此,接受健康網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衛庶、喻京英.新冠肺炎病患應第一時間服中藥——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2月21日】時仝教授說:“一人一湯藥,一人一辨證”是中醫最理想的用藥模式。但新冠肺炎傳染性強,武漢疫情嚴重,發病人數眾多,靠中醫一個個把脈開方,一人一方吃中藥是不現實的。特殊時期,先讓每一個病人都能吃上中藥,只能“特事特辦”,開出通治方。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大規模的抗疫工作就仿照古代大鍋煎藥的模式,率先擬定了通治方,大規模加工,儘快讓病人第一時間服上中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中醫藥應有作用,堅持中西醫結合,推動中醫藥積極主動介入。

在疑似病人群體中集中發放通治方後,這個通治方又擴展應用到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輕症和密切接觸者以及部分發熱病人。對於確診患者服用該方的時間相對延長,以防止或減輕肺功能損傷的問題。

瘟疫是有共性規律的,抓住其病因病性、演變規律、核心病機以及主要證候特點,所開具的通治方對大部分人有效。患者服藥期間,還要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處方。仝教授觀察到從數千人服藥後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通治方對發熱、乏力、咳嗽、咳痰、氣短、納差、腹瀉、情緒緊張等症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咳嗽、乏力、氣短、發熱改善尤為明顯。并使高危人群可預防傳染病,輕症不至於變成重症,重症不至於死亡,對疫病的治療留出大的緩衝地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這些經驗非常珍貴,可供香港等地區防疫抗疫借鑒。

其實這種辦法自古代就有,如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看見瘟疫流行,就找了一塊空地,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給人們舍藥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清代醫學名著《古今醫案按》收集了金元時代李東垣醫案。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處方普濟消毒飲就是一首當時瘟疫——大頭瘟的通治方,被刻石置於交通要道,廣為流傳,活人無數。該方已經成為千古流傳的古代名方,至今仍廣泛應用。

中醫根據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而後處方用藥,臨床常用舍症從脈,或舍脈從症的診斷方法,意思是臨床辨證處方用藥,並非個個都是四診俱全,有時甚至“但見一症便是”,有一典型症狀即使一個證候都可做出診斷。因此,有時病情需要,確實可採取遠程視頻會診,處方用藥。

因此有人說,中醫能否在公立醫院中參與防疫抗疫並非技術問題,只是觀念問題。此言不虛。

以上資料供參考,如有疑問或進一步咨詢,可致電:3543 5063

診所設有Facebook網頁,不定期上載中醫藥健康資訊,如方便也可登錄閱讀 :DrXuD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