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又稱紫癜,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病之一,尤以學齡前兒童較多見,亦見於成人。紫癜是以全身性小血管損害為主要病理基礎的臨床綜合征,常侵犯皮膚、胃腸道、關節和腎臟。
由過敏性紫癜導致的腎炎稱為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簡稱紫癜性腎炎。紫癜性腎炎是過敏性紫癜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表現為鏡下血尿,少數表現為血尿合併蛋白尿;部分成人表現為急進性腎炎;個別患者尿常規無異常,僅表現為腎功能減退。
過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感染和過敏因素有關。其中,過敏主要包括一些病例在起病前有藥物過敏或食物等過敏,也有報導是發生於接種疫苗或昆蟲螫咬之後。
紫癜性腎炎屬中醫“肌衄”、“瘀斑”、“血尿”等範疇。中醫認為,紫癜性腎炎是由於先天稟賦特異,或外感風邪,或過食燥熱、葷腥動風之品,或因藥物過敏,以致風熱相搏,邪毒鬱而化熱,擾動血絡,迫血妄行,外溢肌膚則為紫癜發斑;內滲於裡,迫於胃腸中焦,氣機不通則腹痛頻作、便血;氣隨血脫則耗血傷氣而成瘀,氣血循行不暢,瘀滯於關節之脈絡,不通則痛,則關節疼痛。血尿、蛋白尿是紫癜性腎炎的主要症狀,其原因主要是營血熱盛,迫血妄行;或陰虛火旺,損傷血絡;或瘀熱內盛,阻滯脈絡;或脾氣虧虛,攝血無力所致。
紫癜性腎炎臨床上以血尿為主的一般多見於氣虛或濕熱,少數表現為血尿合併蛋白尿的多數屬腎氣虧虛,可按照血尿或尿濁進行辨證治療。通常採用清營涼血、滋陰清火、活血化瘀、補氣攝血、補腎固精等法。以腎病綜合征為主要表現者,按照不同的階段以及是否配合激素治療等情況加以辨證使用;表現為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則必須按照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的思路進行治療。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徐大基
原載雅虎新聞網
https://hk.news.yahoo.com/%E4%B8%AD%E9%86%AB%E8%97%A5%E5%A6%82%E4%BD%95%E6%B2%BB%E7%99%82%E7%B4%AB%E7%99%9C%E6%80%A7%E8%85%8E%E7%82%8E-005625657.html